<
    眼神里满是谴责。

    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是他一个人的责任,这群人整日喊着祖制、礼法,可是陛下胡闹时,一个都靠不住。

    霍瑾瑜看到宁王与众臣的眉眼官司,勾唇笑道,“在此喜庆的日子,朕感念先帝的不易,众卿给先帝写首悼念诗可好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众臣心中叹气,齐刷刷躬身道:“微臣遵命!”

    反正也写这么多年,年年都有。

    新帝登基时,大家觉得经历了先帝,对于新帝那是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后来证明,新帝与先帝不愧是一脉形成的亲父……女,都是会折腾人的。

    陛下也太不计较了,自己的万寿节让他们写诗悼念先帝。

    队伍前方的霍云深抿嘴忍笑。

    霍瑾瑜余光瞥到:“霍云深,你也有。霍月浅,你们姐弟俩一样。”

    霍云深这下笑不出来。

    霍月浅无奈瞪了一旁的蠢弟弟,躬身道:“儿臣遵命!”

    次日,二人去文化殿想要借鉴一番,发现朝中百官给先帝的悼念诗词足足堆满了两间屋子。

    两人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同来文渊阁找书的宣王听说后,找过来时,就看到两人这副傻样子。

    屈指敲了敲他们的头,轻声道:“你们怎么了?”

    霍云深指了指满架子的诗词,有些结巴道:“六舅舅,这些都是大家写给先帝的吗?”

    宣王纠正道:“是朝臣奉陛下的命令写给先帝的。”

    两姐弟一头黑线,不都是写给先帝的吗?

    霍月浅随手拿起一份,居然是洛平川写的,她随口问道:“六舅舅,你也写过吗?”

    她与弟弟这么小年纪都有份,舅舅应该也有吧。

    宣王脚步一顿,叹气道:“在京城上朝的官员都写过,你说呢!”

    霍云深闻言眼睛一亮,如同跟屁虫一般,亦步亦趋地跟在宣王身后,“六舅舅,你写的什么,给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宣王负手装作耳聋。

    他的文采不行,写的差强人意,干嘛要献丑。

    离开时,霍云深看了看满屋的书架,感慨道:“姐姐,咱们以后登基后,也让人给娘写夸夸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霍月浅看了看自己抄录的几首诗词,唇角扬起弧度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觉得这个传统不错。

    宣王嘴角一抽,心中为后来的朝臣掬了一把辛酸泪,同时打算给霍瑾瑜瞒着这个“惊喜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阿嚏!”霍瑾瑜控制不住地打了一个喷嚏。

    旁边的檀菱、韩致紧张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霍瑾瑜拿起帕子擦了擦鼻子,“没事。”

    她端起茶盏,抿了口茶,然后重新将注意力放到战报上。

    国内比较太平,战报主要是国外的。

    最近,英国与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接连打了两场,各有输赢……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现下也通过景行,想要与景朝做生意。

    西南地区,鞑靼与瓦刺最近也是骚动不止,侵蚀罗刹国的地盘越来越大,目前鞑靼纠集了五万骑兵北上,打算杀入莫斯科。

    面对这种情况,霍瑾瑜早已经做了准备,若是鞑靼敢趁机往南走,她不介意将他们全部闷杀,西南的士兵已经多年没见血了。

    正好今年兵部刚刚才改革,正打算进行一次军演,不如位置就放在阿拉山,让他们磨磨手中的刀。

    对于鞑靼、瓦刺这种情况,罗刹国当然惊恐异常,他们见识过鞑靼的强悍,罗刹国在清楚他们的意图后,一方面联合沿途的波兰、立陶宛等国守卫国土,延缓鞑靼他们前进的脚步,另外一方面给霍瑾瑜送信求救。

    不过信中有一部分控诉、指责霍瑾瑜没安好心,诅咒她引火自焚。

    霍瑾瑜表示鞑靼、瓦刺又不是她拴在门外的狗,明明是被她驱赶出去的,是罗刹国引火自焚,当年没有想着留着鞑靼给她搞破坏的想法,鞑靼也不会发展成这个样子。

    再说接下来就是冬日,冰天雪地里打仗本来他们比鞑靼、瓦刺他们更有经验。

    不过鞑靼、瓦刺确实不能不防,祸水“西”引的前提,是不能冲了自家大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九月底,霍瑾瑜与各部商议,决定在阿拉山进行军演,参与军演的士兵规模在十万左右。

    此事在确立后,就在《大景朝报》上刊登了相关消息,与之相关的副刊,则是刊登了一些鞑靼、瓦刺往北对罗刹国、波兰等国的冲击。

    往日极少刊登国外信息,此次刊登,也是防止被人控诉他们军演劳民伤财。

    霍瑾瑜觉得有些钱不能省,刀不磨不利,周围地区虽说暂时安分,但是不代表一直平安无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十月中旬,十万将士在阿拉山口集合,其中包括五万骑兵,三个炮兵营,六个火枪营……

    在到达的第一时间,各部队就开始在指定地点驻扎,建立各种防事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与之接壤的阿拉木汗国误会,邓盟派人给留守的鞑靼将领送去了书面通知。

    表示他们景朝此次是军演,不掺和任何国外战事。

    留守的鞑靼将领看着上面的胡言乱语,嘴角直抽。

    哦,他眼睛没瞎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傻子才觉得他们是在进行军演,他两只眼睛看到景朝的每一尊大炮都对准了他们鞑靼,无声地警告他们不要越雷池一步。